2024年01月03日
來源:公司要聞
一元復始河山壯,萬象更新草木馨。
走過65年的杭州裝備制造龍頭企業杭州汽輪動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一窮二白”起步到躋身全球知名的工業汽輪機制造龍頭行列,從追趕邁向超越、奮力摘取高端制造“皇冠上的明珠”,勇毅前行,勇攀高峰,又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
面對風云變幻的國內外環境、全球能源大變革及“雙碳”目標大背景等的深刻影響,杭汽輪全體干部員工在集團黨委的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高質量發展的累累碩果,踐行中國式現代化的國企擔當。
改革創新 對標一流獲突破
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進入企業改革發展的新時期,杭汽輪集團黨委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著力加強戰略規劃和戰略引領,繪就“十四五”藍圖,對標業界國際巨頭,提出“成為世界一流的工業驅動服務商”的企業愿景,并持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以改革促發展。杭汽輪集團黨委堅持深化改革,構建兩大業務板塊、縱深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精簡優化部門內設機構和崗位人員……以“改革永遠在路上” 的韌勁與執著,為中國高端裝備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產業鏈布局更趨科學。為加速布局新能源市場,杭汽輪成立新能源公司,在承繼原燃氣輪機業務、電站工程業務的基礎上,擴展了新能源領域市場。為配套做好燃機售后業務板塊,杭汽輪并購了西部動力公司,實現了燃機售后服務產品領域和產品服務區域的雙擴張。同時集團黨委聚焦主業,壓縮層級,處置低效無效資產,使決策效率有效提升,產業鏈布局更趨科學。
以創新贏未來。從神華寧煤10萬等級空分裝置汽輪機組投產到大連恒力 “全球功率最大工業汽輪機”的研制成功,從寧夏寶豐10.5萬等級空分裝置用汽輪機、中化泉州乙烯項目百萬噸乙烯裂解氣汽輪機等單機試車一次性圓滿成功,到首臺亞臨界機組的交付,從國際首臺(套)的紀錄刷新到50MW等級F級自主燃機取得階段性成果,杭汽輪實現了重大裝備自主化的一次又一次突破。近年來,杭汽輪在科技創新方面獲得了“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浙江省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國際首臺(套)產品稱號”“中國專利優秀獎”“全國 50 家質量標桿企業”“全國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中國最具競爭力百強企業”等諸多重磅獎項。
以搬遷促轉型。2020年5月杭汽輪生產基地啟動全面搬遷。遷建后的新基地年產規模最高達450臺(套)透平機械,并采取“模塊化設計、柔性化制造、敏捷化服務”的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以階段化打造數字工廠帶動生產效率大幅升級。堅持精益管理理念,持續深化數據思維,使得杭汽輪提質增效不斷深化。
黨建引領 賦能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在新的發展格局下,杭汽輪集團黨委強化黨的政治建設,把“實”的理念貫穿全流程,通過部署“嚴實”、學習“扎實”、調研“求實”,切實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取得成效。
近年來圍繞企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集團黨委成立調研課題組,由領導班子成員領題帶隊,深入公司生產現場、項目一線、合作單位等開展調查研究,推動解決發展難題。截至目前,調研課題組已完成為民辦實事解難題140項;常態化開展經濟運行情況調研,明確企業下一步發展思路;推進“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專項行動”,順利完成8個對標領域中的32項重點任務,進一步厘清了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路徑。
黨建工作融入公司治理。從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出發,杭汽輪進一步厘清不同治理主體的權責關系,著力形成黨建工作體系、業務運行體系、企業管理體系、科技創新體系、企業文化體系、企業監督體系有機結合、密切聯系、相互協同的公司治理結構。
集團黨委帶領各基層黨組織每年持續開展年度黨員主題實踐活動,深化“創崗建區組隊”,努力打造“一公司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的黨建品牌。通過建體系、建制度、建隊伍、強作用,把黨的建設融入公司生產經營管理的全流程全周期全方位,推動黨建工作體系落地落實。
堅持黨管人才,高素質隊伍建設實現新躍升。杭汽輪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完善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以系統思維推進干部隊伍建設,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大力推進“人才強企”,實施“后備人才培養計劃”,創新選拔機制, 建好人才“蓄水池”。運用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等載體積極培育高技能人才,推動解決生產一線重難點問題。推進企業ABC人才庫建設,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的熱情與活力。
行穩致遠 激發強勁新動能
面對新時期新任務、新機遇新挑戰,杭汽輪上下一心,踔厲奮發,明確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奮斗目標是:
——黨的建設有新亮點。不斷探索建立具有杭汽輪特色的企業黨建工作運行機制,促進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深度融合。
——深化改革有新動力。要推進體制機制的全方位改革創新,激發出更大的內生動力,帶來增量性的價值貢獻,實現杭汽輪文化、科技、管理、生產、經營水平的全面提升。
——技術創新有新作為。要讓集團科技創新的方向與國家戰略相吻合,與市場需求相接軌,創新科研體制機制,加大科技投入,加強對產業相關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及應用技術的研究,推動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
——人才建設有新成果。貫徹落實“黨管人才”,全面抓好經營管理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培養造就一支“復合型”人才隊伍,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員工生活有新提升。始終不渝地把員工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推動實現“企業強員工富”的汽輪夢、員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