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
2025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杭州資本董事長孫剛鋒對此感到振奮和激勵,他表示,《指導意見》的出臺,將有助于推動政府投資基金運行的規范化、市場化,從而推動我國股權投資市場的高水平發展。
編者按:在當前經濟轉型和科技創新的關鍵時期,真正的價值往往需要時間和耐心去孕育,耐心資本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力量。本欄目走進在變革中砥礪前行的投資人,聆聽真實的行業聲音,分享智慧與洞見,探索如何真正助力創新和驅動發展,以及在不確定性中尋找和把握長期價值,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華財經上海1月23日電(記者郭慕清、呂昂)近年來,政府投資基金成為助力創業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政策工具,其運作效率和策略選擇受到了市場的密切關注。
尤其是2025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文簡稱《指導意見》)?!吨笇б庖姟纷鳛閲壹壵顿Y基金指導文件,在股權投資市場持續承壓的當下,及時出臺,提振了行業的信心。
杭州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杭州資本”)董事長孫剛鋒對此感到振奮和激勵,他表示,《指導意見》的出臺,將有助于推動政府投資基金運行的規范化、市場化,從而推動我國股權投資市場的高水平發展。
五個層次看“耐心資本”
從2024年至今,國家層面密集釋放新的政策紅利。中央首次提出“耐心資本”的概念,明確要用長期的、有耐心的資本實現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再到2025年開年,《指導意見》作為政府投資基金的“頂層設計”,更是明確提出要發展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
孫剛鋒表示,耐心資本是一件必須做好的、難而正確的事,國有企業應該扛起壯大耐心資本的旗幟,在服務國家戰略、推動產業升級、促進創新創業等方面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對此,杭州資本作為市屬國企,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先后組建杭州科創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科創”、杭州創新基金聚焦“投強投大投產業”,目標在2025年底,組建規模分別達到1000億元。目前這兩大基金批復總規模已超1850億元,撬動社會資本約1350億元,累計投資金額725億元,有力地支撐了杭州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
其次,耐心資本必須體現戰略功能。《指導意見》指出,政府投資基金要聚焦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市場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的薄弱環節,吸引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此,孫剛鋒表示,杭州資本始終堅定地與市場化機構合作,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早期項目。以近期引起廣泛討論的“杭州六小龍”為例,杭州科創基金早在2018年就投資云深處天使輪,并在2019年、2020年持續追加投資。2022年起,杭州科創基金、杭州創新基金所投資的子基金,共參與宇樹科技的4輪融資,保障其在各個發展階段都有充足的資金。同樣在2022年,杭州科創基金參股子基金向強腦科技完成第一筆早期投資,并在2024年8月,由杭州創新基金接力,通過專項子基金完成2億元的直接投資。
孫剛鋒認為,耐心資本和長期資本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的。當前,我國社會融資結構中,面向企業和投資機構的長期融資工具較為缺乏,導致不少投資基金缺乏“耐心”的資金來源。而政府投資基金是各級政府通過財政預算安排支持的,在出資的穩定性、可預期性和成本上,天然與“耐心資本”的要求相契合。對此,杭州資本在2025年伊始,就與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等央企合作,共同發起百億元規模的國新創投基金,基金存續期進一步拉長到15年。此外,杭州市人才集團還組建目標總規模達百億的杭州人才基金,專注于投向人才創新創業和科技成果轉化的“從負一到零”階段。
孫剛鋒強調,耐心資本還必須是專業資本,不能在“看不清”“看不懂”的情況下成為“盲目資本”。對此,《指導意見》也明確提出要提升政府投資基金專業化市場化運作水平。對于,如何提升政府投資基金的專業化市場化水平,杭州資本選擇充分發揮杭州民間資本活躍的特點,利用母基金模式,與頭部專業化投資機構達成合作,這不僅避免了對社會資本的擠出效應,還能更好地發揮社會資本積極性,實現投資的專業化市場化。
孫剛鋒表示,耐心資本還應是合規資本。一方面,耐心資本的周期長、跨度大,不可避免會面臨管理機構的人事更迭,甚至可能會經歷管理組織的變遷,需要更規范機制。不僅政府投資基金要有規范,對于被投項目的治理結構也應當有所規范,讓耐心資本投向“耐心創業者”。
“投”“撬”加力 賦能產業向“新”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資本的灌溉。
對一座城市而言,高質量的資本矩陣中,具有“四兩撥千斤”作用的政府投資基金不可或缺,其使命之一就是突出政策導向功能,引導資金流向市場不敢投、資金需求大的關鍵技術領域,培育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填補長期資金缺位,帶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悉,2023年,杭州市成立“3+N”產業基金集群,由杭州科創基金、杭州創新基金和杭州并購基金三大母基金整合而成。孫剛鋒介紹,三大母基金中的杭州科創基金、杭州創新基金均由杭州資本全資子公司運營,是杭州資本支持杭州科技創新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布局和重要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科創基金圍繞科技成果轉化,按照“一創新平臺一基金”模式,與西湖大學、之江實驗室等創新策源地合作,組建12支科技成果轉化院企子基金、合作總規模超76億元。此外,杭州科創基金還發布了全市首支科技成果轉化直投基金——杭州顛覆性技術成果轉化基金,進一步加強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投資力度。杭州創新基金則不斷拓寬布局,推動國家中小基金、國家服貿基金二期母基金、工銀AIC基金、建銀AIC等國家級基金在杭落地,為杭州的股權投資市場提供更多的源頭活水。
孫剛鋒介紹,目前兩大千億元基金通過基金投資、科創金融等方式服務支持的企業中,已有120家上市;有16家入選2024年杭州獨角獸榜單、占全市37.21%;有239家入選2024杭州準獨角獸企業榜單、占全市62.57%;有87家入選第六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占全省21.75%;有21家入選國家新一輪第一批重點“小巨人”企業實施期初獎補資金支持名單、占全市67.74%,為全市的新質生產力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
來源:新華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