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6日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是推動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的重要一年。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杭州資本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實現一季度“開門紅”工作部署,守正創新、實干爭先,更好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在杭州堅定不移推進創新活力之城建設中打頭陣、當先鋒,實施奮戰“開門紅”十大工作舉措:
1.助力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擴大多層級“雙千億”基金規模,深化與中央、省市多級聯動合作,推動與中國國新、招商局、中國聯通、浙江金控等大型央企、省屬國企合作,聯合本地龍頭企業矽力杰、華東醫藥設立市場化基金,全年力爭實現新增組建基金規模超370億元,兩大千億基金總規模突破2000億元。推進工銀、建銀AIC基金投資,以資本之力為科技創新、產業蓬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2.奮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策源地。實施資本賦能產業專項行動,計劃安排50億元資金專項保障重大項目直投,支持100個科技創新項目,支持100名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簡稱“1150”),全年力爭實現招引1億元以上項目10個,10億元以上項目1個,重點盯引直投項目11個。一季度力爭支持科技創新項目30個、支持30名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力爭落地勁方醫藥、揚厲醫藥、云豹智能等直投項目3個。建立以研究院為核心的智庫體系,著力打造一支“懂產業、懂技術、懂市場、懂金融”的專業化投研隊伍。
3.聚力打造全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推進與大科學裝置、高等科研院所等高能級平臺合作,加大成果轉化基金組建力度。籌劃開展“‘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來杭對接活動”“中小企業政策培訓會”“創新創業大講堂”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路演、對接、培訓系列活動10場以上。培育技術經紀人、成果轉化員等技術轉移轉化專業人才不少于200人。組織科技成果與企業開展對接不少于1000家次。
4.加強央地合作資源鏈接。以“構建核工業戰新產業與科創孵化投資管理平臺”為目標,力爭與中核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借助中核集團核工業完整產業鏈布局及核能技術策源地優勢,積極招引央企資源落地杭州。在與兵裝集團基金合作基礎上,深化央地產業招引和戰略協同,以投資阿維塔項目為契機,繼續推動長安汽車在新一輪產能布局調整中與杭州開展更多合作。
5.發揮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杭氧集團、杭汽輪集團工業增加值合計不低于14億元,同比增長不低于6%。杭氧集團做大做強氣體產業,新增氣體產能超20萬Nm3/h、新增氣體投資項目2個,加快推進馬來西亞東鋼項目。杭汽輪集團預計簽約汽輪機訂單10億元,同比增長14%。通過專項基金投資盈德氣體,補強海外業務拓展能力,與杭氧集團協同并進發展,提升中國工業氣體領域服務競爭能力。
6.實現科技創新重大新突破。杭氧集團、杭汽輪集團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強度不低于4%。杭汽輪集團成立燃氣輪機試驗中心,爭取實現燃氣輪機點火成功,全面進入整機試驗驗證階段。杭氧集團先進氣體實驗室實現掛牌,在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方面邁出新步伐。
7.構建全生命周期人才創新服務生態。構筑“人才+基金+園區+產業”協同創新模式,自建人才生態庫超400人,杭州首支高層次人才基金儲備項目超過180個,完成杭州臨平人才發展公司增資入股投資合作,完成對杭創(生命健康)營87個全球報名項目遴選工作,啟動杭創(智能物聯)營籌建工作。
8.開展穩就業系列招聘活動。承辦全市2025年“起跑春天”杭州青年人才交流大會,邀請800家優質企業參會;赴哈爾濱、西安開展“潮聚杭州”2025赴外引才活動6場;開展新春招聘服務月活動,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超20場。推進“高精尖缺”人才招引與獵聘,為我市重點企業、科研機構等在全球遴選推薦國際化、專業化高端人才超80名。
9.加快產業園區項目建設進度。啟動設立“國有資本引導+市場化運作+地方政府支持”的未來產業孵化器公司;教工路1號項目概念性方案全球征集完成報名審核;云城科創中心項目順利完成全部樁基施工;博世園區項目實現低效用地申請、濱江區規委會方案設計定稿;匯金云創人才科創綜合體開展全域招商。
10.舉辦高規格產投融服務品牌活動。與市金投集團、杭州銀行聯合主辦第三屆杭州產投融生態大會,集中簽約大基金大項目,發布集團產品矩陣,攜手產投融生態伙伴,助力杭州產業轉型升級;舉辦杭州資本母基金路演推介會,為省內優質創投機構撮合募資在杭設立子基金,服務做優做強杭州創業投資生態。深化為企辦實事,高標準、實舉措開展3場“百舸千帆 一月一鏈”專項行動。
各單位要以實施奮戰“開門紅”工作為切入點,強化黨建引領,加強黨業融合,以黨員先鋒崗(區、隊)帶動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全面融合、全面過硬。